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中文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产医疗器械频碰壁,“医院门”怎么“破”

2013-05-30 14:24:39   来源: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

最近“医院门”这个词在各大医疗器械网站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国产医疗器械难进医院,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对医院采购只关注“洋品牌”不满,而医院对此颇有微词,院方表示:国产医疗器械创新产品的质量不过关,用起来有风险。对于国产医疗器械四处碰壁这种现象应如何解决成了一大难题。相关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疗器械创新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政府、企业和医院应该联手合作,合力推开医院的大门。”
\
一、品牌效应
    我国的医疗器械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既要攻克核心关键技术,也要完善产业创新链条、让有能力的医院参与研制。中国医疗器械协会理事长姜峰博士说,医疗器械产业既是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产业,又事关人体健康,医院对质量要求严无可厚非。虽然我国近些年涌现出一些优秀的创新企业,但就整体而言,医疗器械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仍然不足,整体水平上与国外大公司还有一定差距。
  医院不仅是创新产品的最终用户,而且在研发需求、研制思路上有自身优势。“我国有许多对技术痴迷的临床大夫,他们对医疗设备有许多新需求、新想法、新思路,如果能在课题立项、方案设计和生产过程等环节让有能力的大型医院参与,不仅会少走很多弯路,而且有利于创新产品临床规范的制定。”
  医疗器械研制不仅要过技术关,还要过材料关、工艺关,测试、验证、信息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不可或缺。如果政府能多支持建设一些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就不用掏钱自己去搞,重复建设导致的资金浪费也可以避免。
二、医院给“国货”一次机会
    “不成熟”,是许多大型医院拒用医疗器械创新产品的理由。
  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下,创新产品推广难的现象很多,医疗器械领域尤其突出。“当务之急,是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合行动,采取切实措施,用好、用足国家的自主创新激励政策,鼓励医院特别是大医院采用国产医疗器械创新产品,让民族品牌更多机会改进、提高。”
  “支持医疗器械自主创新也是医院的应尽之责,大型三甲医院更应该带头。”张送根建议,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硬杠杠”,鼓励大医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把医院评级与使用医疗器械自主创新产品的比例挂钩,达不到比例的不予评级、晋级;
  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管理中,增加支持医疗器械创新的指标,比如积极参与创新产品注册临床试验、帮助建立新产品临床应用规范等;
  在国家医疗卫生能力建设中以及政府招标采购中,可拿出一定比例的经费,专门用于采购医疗器械自主创新产品等。
  对于一些地方在政府招标采购中存在的故意排斥国产医疗器械创新产品行为,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光勇认为,相关政府部门应履行职责、切实予以纠正。
  出台相关细则,实施好财政部制定的《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管理办法》、《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把“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政策落到实处。
  切实加强监督,纠正在政府采购的招投标过程中限制、排斥和压制自主创新产品的行为;提高医疗器械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对于不法外商及其代理商与医疗机构暗中勾结、招标单位暗箱操作等违法行为,应予坚决打击、严格惩处。
       我们希望,医院和企业一起努力,让国产医疗器械进入医院采购单之列。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医疗设备民族品牌。